熔喷布之前从平时的1.8万元/吨,涨到65万,又从65万降到15万,现在又从15万反弹回50万,整个如过山车一样。不知道业内人士是什么感觉,做为旁观者,真是惊心动魄啊。

目前的熔喷布是极为强势的卖方市场。
群里一位自称有熔喷布货源的人,对方称熔喷布95现货,41万元每吨,熔喷布99需要提交口罩厂资质后等2-3天有货,43万每吨。对方说自己不是厂家,是他的朋友能搞到货源。
一位广西医疗设备企业总经理说他是半个月前从韩国订货,熔喷布99是33万元人民币每吨,熔喷布95是32万元人民币每吨。据他了解从江浙进货,目前得40万-50万元每吨了。
位于成都高新区的神速医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鹏说,此前进货价在26万元每吨的熔喷布99,近日询价时报价突然大涨,有的甚至报到50万元每吨。
熔喷布为什么又大涨?
之前是国内疫情不断发酵,推动对口罩的需求。
2018年中国口罩总产量45.4亿只,即便日产能最大可达2000万只,但只相当于全国总人口数的七十分之一,14亿人的购买力,能使任何商品瞬间紧俏。

从口罩的产业链我们可以看到,下游的需求必将顺着链条向上游传递,熔喷布,高熔指PP必然紧张。1吨熔喷专用料大约可生产100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
国内熔喷非织造布的大规模发展开始于本世纪初,2009年达到高峰期,最近十几年,由于受欧美债务危机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市场趋于理性。
与跨国企业相比,国内熔喷非织造布生产企业中虽然也有个别企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且在自主研发方面和产品质量方面也取得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但总体而言,经营模式仍然是小而散的局面,行业集中度低,专业化水平低;企业分散在各个行业和群体中,技术落后、设备低效、生产规模小,尚不能形成完善的系统和较强的整体竞争力。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熔喷布产量较高的企业包括山东俊富无纺布有限公司(下称山东俊富)、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天津泰达)、欣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山东俊富和天津泰达的熔喷布日产量超过10吨。
此外,还有大量小型的无纺布生产商分布在山东、广东、江苏、浙江、天津等省市,每家日产量约保持在一吨左右。
大批口罩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以及服装、汽车等企业转产口罩,这就导致作为核心原料的熔喷布“一布难求”。
调查发现,由于大型熔喷布生产企业的产品大多统一调配,现在市场上可以联系到的货源多为小厂家生产或者进口的熔喷布,
目前中国疫情已经控制,但国外不断扩大。形势可为吓人啊(见下图)。
在极不发达的非洲国家,疫情到底如何,是难以估计的。
而且现在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焦头烂额,自顾不暇。我们在稍稍喘口气后,进入到援助环节中。
中国14亿,世界可以有70亿人啊。大部分医用一次性口罩需要每四个小时更换一只。你算一算全世界一天要多少?
这可怎么搞?!
PP原料产能短时间可以提升,但熔喷布,很难!!!
熔喷法是一种非稳态的工艺,生产过程控制较为复杂,虽然熔喷纺丝的原理是清楚的,设备主要结构也是明确的,但很多关键技术及生产工艺控制基本不被设备制造商所掌握,而这些关键技术却影响着产品的品质及材料的内部结构,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应用推广环境。所以熔喷非织造材料的核心制造技术不是买来的,而是需要熔喷非织造材料生产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及产品定位不断探索,即“用钱买不到的关键技术”。
熔喷工艺也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领域,涉及高分子学、流体力学、气流学、纺丝学、热力学和电化学等多门学科,是传统纺丝成网、后续整理、复合加工等组成的系列组合工艺,对纤维结构和应用形态都有不同要求。单一设备并不能够生产所有不同产品,单一工艺参数也不能生产所有不同产品,所以,工艺技术和研发力量的竞争是该行业的重要特点。
浙江一家熔喷布生产设备供应商表示,行业关注的重点从口罩机转移到熔喷布,现在已聚焦在熔喷布生产设备上。
国内提供熔喷布成套生产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厂家并不多。主要包括中国恒天集团下属的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邵阳纺织机械)、温州朝隆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等。
国际上涉及熔喷布成套生产设备的厂家主要有:日本卡森(Kasen)、德国恩卡(Enka Tecnica)、日本喷丝板(Nippon Nozzle)和欧瑞康纽玛格(Oerlikon Neumag)等企业。
目前,国内已实现熔喷布生产设备的国产化,但喷丝板、喷丝模头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仍与国外厂商有较大差距,多依赖国外厂商供货。
江苏一家熔喷布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和口罩机的低成本、易操作不同,熔喷布生产设备的价格普遍动辄超过百万元,且也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产业门槛较高。
“部分国外厂商的供货周期长达八个月,国内厂商也超过半年,且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等真正引进了熔喷布的生产线,说不定疫情带来的需求高峰早已过去。”上述负责人表示。
这种担忧,阻碍了不少投资者进入此领域。上述浙江一家熔喷布生产设备供应也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熔喷布市场规模本不算大,疫情一旦过去,熔喷布生产商的竞争压力将十分巨大,类似于非典时期,半数以上的入场者以亏本收场。
“这个环节风险太大。”该人士称,“就算使用全国产零部件,整体交货时间也要三个月以上。全国产设备很难长期保持稳定的产品质量,而熔喷布的质量,也是医用口罩质量的关键。”
邵阳纺织机械是国内重要的熔喷布生产设备供应厂家。该公司销售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公司普通的熔喷布生产设备价格在500万元以上,交货周期在4-5个月左右,幅宽更大的熔喷布生产设备价格更高,交货周期长达7-8个月,加上1-2个月的安装调试时间,整体采购安装耗时接近10个月。
“模头和风机等产品国内能够自产,但喷丝板这项关键器材需要从德国恩卡进口,这限制了我们的供货时间,”上述销售负责人表示,“除设备供应问题,熔喷布生产设备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要求也更高,和口罩机生产线的要求完全不同。”
浙江一家熔喷布生产设备供应商说,真正引进了熔喷布的生产线,说不定疫情带来的需求高峰早已过去。这种担忧,阻碍了不少投资者进入此领域。熔喷布市场规模本不算大,疫情一旦过去,熔喷布生产商的竞争压力将非常大。
熔喷布为什么重要?
熔喷布,全称熔喷无纺布,是为口罩带来病毒过滤作用的关键材料。其拥有带静电的超细纤维,除了阻挡较大粉尘颗粒外,还可以通过表面的静电荷将细小的粉尘、细菌和病毒吸住。
医用口罩一般采用多层结构,简称为SMS结构:内外侧为单层纺粘层(S),中间为单层或多层的熔喷层(M),熔喷布就是熔喷层的最佳材料。

熔喷布是口罩的“心脏”,它是一种以高熔融指数的聚丙烯为材料,由许多纵横交错的纤维以随机方向层叠而成的膜,纤维直径范围 0.5~10 微米,其纤维直径大约有头发丝的三十分之一。

熔喷布如何生产出来的?
熔喷布是无纺布的一种。无纺布又名为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构成,没有经纬线,因外观和某些性能与纺织布类似而得名。
无纺布有很多加工工艺,诸如纺粘法、熔喷法、热轧法、水刺法等。其中,熔喷法制成的无纺布,即被称为熔喷无纺布。
熔喷法,指的是借助高速热气流使刚挤出的高聚物熔体迅速高倍拉伸固化成形的纺丝方法。熔喷法生成的无纺布纤维更细,表面积更大,具有更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这些是其他工艺生产的无纺布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熔喷布应用广泛,除了应用在医用和工业口罩生产以外,还可以应用在保暖材料、过滤材料、医疗卫生材料、吸油材料、擦拭布、电池隔板乃至隔音材料等诸多领域。
熔喷布专用料就是高熔融指数的聚丙烯。聚丙烯熔融指数越高,熔喷出的纤维就越细,制成的熔喷布过滤性也越好。
目前金发、普利特、WOTE、中广核俊尔等的料都卖光了,新的订单要等到6月以后。
是实际需求还是炒作?
国内熔喷布上一轮价格异动,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中上旬之间,彼时正值国内疫情胶着之时。
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违法案例看,当时的熔喷布价格曾从疫情发生前的2万元每吨被哄抬至45万元每吨。“走出一波独角兽K线行情来。”一位金融业人士笑道。
随后,国家一方面大力提升熔喷布产能,中石化、国机集团等央企加入到生产队伍中来,另一方面严查哄抬熔喷布价格违法行为。
3月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江苏、浙江、河南、山东、广东等8省对熔喷布生产企业开展专项调查,并查处一批哄抬熔喷布价格违法行为案件。
据新华社消息,截至3月底,中央企业熔喷布日供应量达到42.5吨,已累计生产供应超过1000吨熔喷布,可供生产10亿只口罩。新建中的生产线还将陆续达产。
《新京报》3月27日报道指出,熔喷布价格已回落至15万元每吨上下,但始终处于需大于供的状态。
而此番涨价,情况似乎有所不同。
“典型的期货玩法。”做金融出身的周鹏在找熔喷布的过程中有自己的观察,第一轮价格暴涨是疫情来势汹汹,市场供需突然发生变化带来的,都是从事口罩行业的人在找货,而这一轮价格上涨似乎有越来越多不是口罩行业的人在交易。
“上海不是熔喷布集中产地,但很多有货源的人告诉你他在上海。一个群体锁定一个厂未来3个月的产能,把未来的价格锁定,和买期货是一个交割手段。”周鹏觉得,还是应该警惕国际游资的炒作,像刚被炒过一波的额温枪,价格从500-600元掉到100元,现在又开始炒了。
狂热之中,你是清醒者吗?
来源:塑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