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州除了南沙新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强之外,同时启动了国际创新城、南站商务区、海珠生态城、国际金融城、空港经济城等九个发展平台。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造城运动”下,基础建设投资加大,在2013年对经济有较大的拉动作用。数据显示,广州2013年土地出让收入为762亿元,同比增长85%。彭澎认为,相比深圳,广州的财政收入中对土地出让金的收入依赖较大。此外,广州在发展金融上未来应该与自贸区建设相结合,让金融为外贸提供服务。去年,越秀集团参与多宗金融机构收购,他认为这也是一个较好的发展思路。胡刚也认为,广州的短板是金融,未来应在金融产业上发力。
将眼光投向南沙,林江认为,广州在旧城区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下半年,南沙的发展势头也开始减弱,未来广州的发展必须做好南沙的突围问题。
对于第三产业,丁力则认为,广州服务业可以为佛山的制造业提供辅助性服务。“佛山的制造业加上广州的服务业就等于南方上海。”丁力指出,未来广佛同城化应该进一步加强,应推动实现两地公共服务均等化,两地居民的自由流动,推动佛山制造业与广州服务业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彭澎同时指出,广州的企业国际化不足,也欠缺有影响力的品牌,上市企业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有限,未来在做大做强企业上应该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