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桥路居民划着皮筏出行。南都记者张国栋摄
南都讯 记者张国栋 浙江余姚近日深受水灾所困。余姚市政府昨日再度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情况。
余姚市副市长、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郑桂春介绍,按照水利技术要求,姚江水位低于4.8米,就可以实施城区积水强排。截至昨日14时,姚江水位已下降到了4.78米,与前天同一时段相比下降了0.2米,城区积水平均为0.3-0.5米,只有个别地方达到1米左右,给强排创造了条件,该市20台大型移动泵车及300余台小型水泵陆续运达各受灾区域实施排水,预计城区的积水今明两天可以基本消除。
电力通信逐渐恢复
在生活物资供应方面,郑介绍称,当前除城区家家福伊顿店外的所有超市、全市60%的药店均已开门营业,且已设置了临时菜场直销点,组织了更多的流动超市,让灾民的物资采购更加便利。同时加强对商场、超市和菜场的市场价格监督检查,物价总体保持平稳。供水亦基本恢复。
电力也在逐渐恢复中,截至昨日,该市已恢复10千伏线路供电57条;有3个住宅小区已恢复供电,且有外地支援的46辆发电车已运抵该市。通讯方面,在主城区、各主要乡镇、街道尤其是受灾比较严重的陆埠镇已经实现移动信号全覆盖,但由于目前通话量比较大,可能会出现信号中断的情况,主要乡镇、街道未来两三天内可以实现信号全覆盖;受灾小区的固定电话正在陆续开通。
运力不足致物资发放滞后
随着通讯逐渐恢复,余姚灾情为外界获知,大量援助也陆续抵达,余姚市在高速路出口处设置救援物资接收点。余姚市民政局副局长朱月娟介绍说,截至昨日9时,该市已接收到外界援助200批次,包括八宝粥8.75万箱,方便面3.11万箱,饼干7.5万包及药品,捐款方面亦有140 .3万元到账。
但救援物资并未及时抵达灾民手中。余姚城区磨刀桥路的居民冯秀水称,截至昨日下午,他们每个人只领到一包面包和一瓶矿泉水。他们之前也曾到最近的水利局寻求援助,对方表示要到指挥部或所属的梨洲街道领取,祝万春于前晚及昨日曾六次拨打梨洲街道的电话,均有人接听且记下他的地址,但截至昨日晚餐之前,他还是没有等到救助物资。
对于物资发放不到位的问题,民政局副局长朱月娟昨日表示,之前因部分地区社会车辆无法进入,只能等军车,交通运力不足。
郑桂春表示,已经组织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深入每一个村、社区,每一户居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灾民,详细了解受灾情况,确保生活物资发放到每一户灾民。而对有记者提出是否有“哄抢物资”,郑桂春副市长答复称“不存在”。
余姚市灾后卫生防疫、垃圾清理、损失赔偿等后续工作将陆续展开,“今明两天是抗洪救灾的关键时段”,郑桂春说。
直击
烛光中的晚餐
昨晚六点多,仍处在洪水围困中的余姚市城区磨刀桥路几户居民把各自家中的剩菜凑了凑,点燃一支过节用的红蜡烛,聚在68岁的冯秀水家中,一起吃了一顿“烛光晚餐”。
自10月7日余姚受“菲特”台风影响之后,这样的晚餐已成为常态。由于救灾物资供应未及时跟上,除了偶尔经过的船只送来一点方便面和三明治,居民之间只能通过互助进行自救。
天气已经放晴,洪水也渐渐褪去。虽然磨刀桥路的居民昨日进出仍需要趟齐大腿的水,但在余姚大部分地区,洪水已经逐渐消退。城区南北主干道仍未完全畅通,但已有公交车辆在积水中穿行,市民只要招手即停且免费乘坐。
按照余姚官方发布的消息,预计今日积水将消退殆尽,居民生活能基本恢复正常。
洪水冲进家门
对于这场余姚官方形容“68个西湖”的降水,冯秀水这些本地居民完全没有准备。
7日早上8点多,降雨骤至,水位上涨迅速淹没小腿,住在一楼的冯秀水家很快进水,冰箱、彩电等电器全部被泡。5天过去了,他家的墙壁上依旧能看到最高处时达一米多高的水线,齐小腿深的水仍然堵住他的家门。
与冯秀水同在一楼的祝万春有一个家庭工厂,两台模具机器进水,儿子的一台价值11万元的小轿车被淹。在磨刀桥路一处平房经营早点的湖北监利商贩段小庆的冰柜、电视机及厨房用具全部被淹。
余姚市商务局副局长郑平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余姚市商务系统的损失达五六亿元,而此前余姚官方发布的数字,整个余姚的受灾损失近200亿元。
互助解决吃饭问题
祝万春介绍说,自7日突降暴雨之后,电力供应中断,直至昨日仍未恢复。余姚官方在此前的发布会上介绍称,因担心在洪水中供电产生次生灾害,只有在电力部门排查,确认没有危险后才能恢复居民供电。
因为没有收到预警信息,居民们的物资储备并不充足,冯秀水家虽然还存有半袋米,但因被洪水浸淹已无法食用,只能靠与邻居的互助解决吃饭问题,祝万春说,他已经在邻居家吃了好几顿饭。
直至9日晚,有几艘载着少量物资的船经过了磨刀桥路,但因为需求较多,一趟就发放完毕,段小庆从楼上吊一个袋子下去,领到了两包方便面和3包三明治。对于之前传言救灾物资只发本地人不发外地人,这个湖北人还是坦陈,不存在户籍区别对待。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余姚市民政局副局长朱月娟亦表示,不存在对新老余姚人区别对待。之所以出现有外来人口反映未得到救助,更多原因是外地人口因为登记问题及流动性问题,获知他们信息的渠道不畅通。她说,余姚的饮水、食物现在已完全有能力供应,只要到政府的物资发放点,或者将求助信息传递到政府,不会存在物资短缺问题。
菜价暴涨
虽然祝万春这些居民没饿肚子,但暴涨的菜价让他不堪忍受却又不得不受。祝介绍说,10日积水有所回落,他蹚水出去买菜,发现猪肉卖到30元一斤,普通小菜都达25元每斤,甚至连手机充下电,都要5元一次。昨日他的女儿买菜,牛肉60元一斤,笋干15元一斤。
对于物价上涨问题,余姚市商务局副局长郑平昨日在发布会上称,在水灾到达之前,已经通过配送中心保证有15天的物资供应,但因为交通中断无法送抵;对于有人哄抬物价现象,他表示已经根据网民的投诉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