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司网

全部博文共计:26285 篇 ; 今日更新:6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美华媒:中国频遭贸易战 已成成年“玩家”

美华媒:中国频遭贸易战 已成成年“玩家”

普拉司网 2013-08-08 浏览 +订阅
选择订阅栏目

美国《侨报》8月5日文章,原题:贸易战 中国不再是小孩 经过近一年马拉松式博弈,欧盟8月2日宣布正式批准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的“价格承诺”协议,该方案将于8月6日起实施。对此,西方媒体不无颓丧感。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课以重税的计划降了格,指出在这场贸易战中,欧洲落了下风。

的确,在日益频繁的贸易摩擦面前,中国已不是一个小孩子。在这场利益博弈游戏中,这个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已经被磨砺成一个有理性、有实力、有谋略的成年“玩家”。

这次中欧光伏贸易争端,中国人很明显地表现出主动、灵活、深谙规则、注重平衡的特点。

在正面战场,中国总理李克强带队赴欧“公关”交涉,与此同时,企业积极配合,与政府形成合力,增强谈判实力;在谈判之外,当局也毫不犹豫地对欧洲葡萄酒发起“双反”调查,给对手施压。“胡萝卜加大棒”——这一美国人常用的政治博弈手段,被中国人成功借鉴在经贸大战中。

但与美国人带有进攻性的“胡萝卜加大棒”理念不同,中国使用的这一策略更多是防御性的。如果说中国这次在光伏争端中占了上风,那也只是一次无奈的防守反击。

中国仍是一个成长中的大国。十几亿庞大人口的生计依赖经济增长支撑。扩内需尚在路上,通过外贸发展经济,并以此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来协助产业升级仍不可抛弃。所以,中国人不会主动挑起贸易战,这不符合他们的长远利益。

可是,在欧美国家深陷衰退的特殊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触动这些老牌强国的利益。不过,这种利益冲突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关键是找到具体的矛盾点,而不是把经贸行为泛政治化。

比如这次中欧光伏争端,矛盾点很明显:一方面,低廉的中国产品危及到欧洲本土的光伏企业;另一方面,欧洲企业的产能却无法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很庆幸,双方这次都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价格承诺”的解决方案成功地平衡了各方利益,成为化解矛盾的良药。

中外之间的贸易摩擦远不止光伏这一个领域,中美贸易摩擦更是频频。这次中欧光伏争端的成功化解为此提供了解决范本。贸易的本质是互通有无,长期的贸易靠“双赢”支撑。生意归生意,政治归政治,只要两者别乱搀和,让大家利益共享,没有什么矛盾是不能解决的。

标签:

免责声明

  • 1、以上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2、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普拉司网(www.plasway.com)”并属上作者姓名,商业用途需获得作者和网站授权;
  •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本人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由本司进行转达、处理。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