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司网

全部博文共计:26285 篇 ; 今日更新:6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PVC-U加工中存在“诱导塑化”作用

PVC-U加工中存在“诱导塑化”作用

普拉司网 2013-04-12 浏览 +订阅
选择订阅栏目

使用加工性能优良的配方,开车就能迅速稳定下来,然后换成加工性能较差的配方(如填料增加、加工改性剂减少或PVC树脂分子量增大等),加工也可平稳进行,反之开车都难于成功 。这是在pvc-U加工过程中,无论是PVC一U板、管(包括电线套管),还是型材(包括电线槽)的生产过程中,都能发现一种特殊现象。

根据单螺杆熔池理论,在螺杆的推动下,塑料复合物在输送段形成料塞。此料塞在进入熔化段(压缩段)后,在前进过程中同己加热的料筒表面接触,熔化即从接触表面开始且在熔化时在料筒表面留下一层熔体膜。若熔体膜厚度超过螺棱与料筒间隙时,就会被旋转的螺棱刮落,并将其强制积存在螺棱的前列,形成熔体池,而在螺棱的后侧为固体床。这样,在沿螺槽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固体床的宽度就会逐渐减小,直到全部消失,即全部熔化。

根据熔体输送理论,熔体在螺杆计量段的流动有正流、逆流、横流和漏流四种。

正流,是塑料熔体在料筒和螺杆之间沿着Z轴即沿着螺槽成螺旋形向口模方向流动。

逆流,是料流压力梯度所引起的流动。由于料流压力是随着料流前进而逐渐增大的,所以逆流的方向与正流相反,沿着Z轴向加料口方向流动。

横流,是塑料熔体沿着x轴方向的流动,即熔体在两螺棱之间的流动。

漏流,是压力梯度造成的.或者说是机头压(表4中No.13-No.15的机头压力(即熔体压力)均为15MPa,有时高达25MPa)造成的。它所指的是熔体从螺棱与料筒之间的间隙沿着螺杆轴线向加料口方向流出的料量。如果计量段温度偏高,熔体粘度小,而模头温度偏低,机头压力增大,漏流量增大有时会从排气孔冒出熔体来。

在计量段,漏流占统治地位,从前一螺槽漏流来的、塑炼程度较好的熔体与后一螺槽自生的、塑炼程度较差的熔体,在双螺杆的频繁剪切作用下相互掺混,传热传质,提高塑炼效果。每前进一个螺槽,塑炼效果提高一级。对于设计优良的挤出机,在计量段完了时物料己全部均化.每一微体积的熔体都具有相同的组成。

漏流的存在,无疑对塑化过程起促进作用。加工过程之初,即刚开车时,熔化段和计量段无熔体漏流,所以加工较为困难,要么提高加工温度,要么提高剪切速率。待加工进行一段时间以后,计量段塑化完全,熔体粘度降低,漏流增大,这便产生了诱导塑化作用。

标签:

免责声明

  • 1、以上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2、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普拉司网(www.plasway.com)”并属上作者姓名,商业用途需获得作者和网站授权;
  •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本人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由本司进行转达、处理。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