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司网

全部博文共计:26285 篇 ; 今日更新:6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世界鞋都 如履薄冰?

世界鞋都 如履薄冰?

普拉司网 2007-12-15 浏览 +订阅
选择订阅栏目

全世界每年生产的十双新鞋子,就有一双产自东莞,当地因而号称“世界鞋都”。今年东莞有上百家鞋厂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营成本增加,加上人民币升值和政府持续收紧加工贸易政策,选择倒闭或外迁,全广东省倒闭的制鞋企业更多达1000家!

 有分析指广东省政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希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从珠三角转移出去。也有业界人士指出,即将在明年元旦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才是“压垮骆驼(鞋厂)的最后一根稻草”。
 


东莞制鞋工人2002年的最低月薪标准是450元(人民币),现在是690元,五年里增幅超过50%。实际上,整个珠三角的平均工资介于1000元到1500元之间,但企业仍然很难请人。“廉价劳动力”在珠三角,已经是过去式。

去年10月,欧盟宣布对中国皮鞋企业征收16.5%的反倾销税,为期两年。今年6月,台湾也对大陆6类鞋靴产品课征43.5%的反倾销税。有业内人士认为:“要不是今年欧元对人民币升值较快,中国鞋企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东莞美丽华鞋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巩伦贵、清远万邦鞋业协理郭炜文说,人民币升值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原材料涨价的冲击,真正动摇一些企业继续经营的信心,是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
  
新法规定,雇主如果雇佣工人超过一个月未与受雇者签订劳动合同,得支付工人每月两倍工资。同一雇主只能试用工人一次,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并签订三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工人受雇满十年、或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雇主就必须与工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广东律师陈永忠估计,新法将使企业雇工成本增加8%以上。东莞厚街松江鞋材厂董事长柏再骏认为,新法使得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制鞋业首当其冲。“如果按照规定,每月起码要支付给每名普通工人2000多元。”
  
“要么转型,要么就倒闭,做低端产品的企业是没办法挨过去,我估计厚街鞋厂至少有40%适应不了。这绝对是一次革命。”


《劳动法》提高经营成本和企业法律风险
  
今年10月24日,曾经是东莞鞋业代表性企业、拥有4000名工人的常登鞋业(台资)宣布停业,并付出超过《劳动法》规定的4000多万元经济补偿金。郭炜文认为,《劳动合同法》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法律风险,一些企业感到经营前景黯淡,像常登鞋业便选择在经济补偿成本较低的时候,干脆结束营业。
  
一些业内人士则认为,制鞋企业停产的根本原因是利润降低。一般替国际品牌代工生产的利润,介于5%至8%之间,新法对企业而言是“雪上加霜”。
  
亚洲鞋业协会统计,广东已经有约25%的鞋企到越南、印度、缅甸设厂,50%到湖南、江西、广西、河南等省份设厂,只有25%还在观望。尽管广东成本不断提高,甚至高过了东南亚很多国家,但外移的厂家还得面对其他地方产业链配套不完善,交通成本增加的问题。
  
中国商务部前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未来东莞应发展高端产业,成为以研发、设计为主的制造业基地,打造中国品牌。巩伦贵说:“如何把品牌做成名牌,是一个如何取得质量飞跃的问题。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对每个企业而言都是必然发展的方向,而现在企业正面对一个重新洗牌的阵痛过程。”

标签:

免责声明

  • 1、以上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2、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普拉司网(www.plasway.com)”并属上作者姓名,商业用途需获得作者和网站授权;
  •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本人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由本司进行转达、处理。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