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司网

全部博文共计:26285 篇 ; 今日更新:6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俄原油管道试运行 俄原油14年后“流”向中国

中俄原油管道试运行 俄原油14年后“流”向中国

普拉司网 2010-11-02 浏览 +订阅
选择订阅栏目
历经14年,俄罗斯对中国的原油出口终于实现了管道输送。

  1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开始试运行。通过该管道,本月俄方将向中方输油25万吨,从明年开始,俄每年对华输油1500万吨。

  明年供油1500万吨

  新华社报道称,据中俄原油管道运营方,大庆中石油国际事

  业公司的人员介绍,俄方末站加林达末站于北京时间11月1日18时开始向管道注油,预计油头2日8~9时抵达中方首站漠河站。

  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介绍,11月份,中国拟从俄罗斯进口原油25万吨,12月份拟进口30万吨。从明年1月1日开始,将正式履行每年供应1500万吨石油协议。

  中俄原油管道是俄罗斯远东“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中国支线。“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线西起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泰舍特,东至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科济米诺湾,全长超过4000公里。而中俄原油管道起点位于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穿越中国漠河县边境,途经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3个县市区,终点位于中国大庆,管道全长1000余公里。

  依据中俄两国间协定,该管线自2011年起将担负每年1500万吨的供油任务,共持续20年。管道输油能力最高可升至每年3000万吨。

  14年“修成正果”

  中俄原油管道酝酿于14年前。1996年4月25日,中俄两国在北京发表《中俄联合声明》。同日,两国政府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协定》,中俄原油管道初显端倪。

  此后的十余年间,中俄原油管道方案却历经波折,先后遭遇安大线的夭折、金融危机的冲击,直至2009年4月21日,中俄两国政府才正式签署《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

  根据该协议,中方以低息贷给俄方250亿美元,俄方则在未来20年内通过管道每年向中方供油1500万吨,当时业界都将这个协议称为“石油换贷款”协议。中俄原油管道正是此次协议的产物,中俄两国政府同意建设该管道,以运输俄方许诺向中方出口的3亿吨原油。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于今年9月27日竣工。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学院教授董秀成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尽管中俄双方签订的是20年的供油协议,但相信协议到期后,双方还会按照国际惯例续签相关协议,换句话说,中俄管道建成开通,为中国带来的,远不止20年的原油稳定供应。(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标签:

免责声明

  • 1、以上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2、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普拉司网(www.plasway.com)”并属上作者姓名,商业用途需获得作者和网站授权;
  •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本人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由本司进行转达、处理。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