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5日报道,印度正悄然从申国那里拿走更多苹果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生产。
这一切发生在南印度泥泞主地上的工业区,那里曾经是农国,在斯里佩伦布挂尔,人们称苹果公司为"顾客”,不敢说出这家注重保密公司的名称。
但某些事大到藏不住。两个巨大的宿舍楼群正拔地而起。一旦竣工,这两个楼区各自能够容纳18720名工人。这活脱脱是一幅来自深圳或郑州的场景,这两个中国城市因其生产iPhone的水准品闻名。
▲斯里佩鲁姆布杜尔的新宿舍将容纳超过3.7万名工人
斯里佩伦布社尔位于泰来尔纳德邦,是富士康在印度不断扩张的大本营。富士康这家总部位于中国台湾的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在iPhone生产中发挥着最大作用。直到2019年,约99%的iPhone都是在中国大陆生产的。
随着许多公司都寻求将业务发展至中国以外的国家,作为国家制造业发展的一部分,印度正在日渐蚕食中国在生产iPhone方面的主导地位。据估计,去年全球约有13%的iPhone是在印度组装的,其中约有四分之三是在泰米尔纳德邦生产。到明年,预计印度的产量还将增长。
尽管印度总推动“印度制造”计划已近10年,制造业在印度经济中所占份额仍然停滞不前,约为16%,远低于中国、日本、韩国这些亚洲国家经济腾飞时的水平。
去年,印度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的劳动力人口仍在加速增长。但要将人口激增转化为实际优势,就意味着要让印度的劳动者更加高效。他们当中半数人仍然依赖小规模农业生产。
泰米尔纳德邦可能为前路指明了方向。这个有7200万人口的邦如今正在以印度整体未能实现的方式取得成功。泰米尔纳德邦的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工业重镇。一条狭长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地带从首府金奈一直延伸至海岸线。
印度正在大力发展iPhone等高端商品的生产。在制造T恤或球鞋等方面,印度从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往往败给孟加拉国和越南等此前不太发达的小国。
本世纪以来,外界已不是第一次预期印度将在高附加值电子产品制造方面提高地位,泰米尔纳德邦也不是第一次被视为这方面的最佳启动地。2006年,当时还是手机巨头的芬兰诺基亚在斯里佩鲁姆布杜尔政府规划的工业园区中心建造了一家大型工厂。它当时本应每年为印度和世界各地生产数以百万计的手机。但智能手机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让这些美梦破灭了。
但当时的基础仍在。斯里佩鲁姆布杜尔最初之所以具备吸引力是因为它在汽车方面的制造经验。1996年,当印度对更多外国投资开放、泰米尔纳德邦成立首个邦发展机构不久后,现代汽车就在当地设立了工厂。
一个由大中小型企业构成的繁荣网络也是泰米尔纳德邦成功的原因之一。其中一个企业是斯里佩鲁姆布杜尔的Sancraft Industries。这家公司为几家向iPhone机器提供原料的公司生产模塑塑料部件。该公司的创始人阿米特·古普塔表示,诺基亚将“生态系统带到了这里”,他与公司早期客户法国施耐德电气的合作经历,让他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业务与近期来到这里的韩国和中国公司整合起来。
▲Sancraft为iPhone供应链上的公司生产塑料零部件。
在印度和国外,对于印度在全球供应链至少某些方面取代中国的前景,人们都有着不少兴奋之情。去年,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出现在印度,出席该国首个苹果专卖店的开幕仪式,他双手合十行礼,额头点着红点。
在财富500强公司中,共有超过130家在泰米尔纳德邦开展业务。
来源:参考消息、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