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司网

全部博文共计: 篇 ; 今日更新: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利润塌方的中化国际:当产业领先也挡不住周期下行

利润塌方的中化国际:当产业领先也挡不住周期下行

普拉司网 2025-04-23 浏览 +订阅
选择订阅栏目

光鲜产业版图背后的盈利真相

 

2024年,中化国际预计亏损将高达 28.56亿元,扣非后甚至可能突破38.57亿元,比上一年进一步扩大。而回顾2023年,公司已经净亏损 18.48亿元,同比减少了31.59亿

 

一家国有控股的化工巨头,旗下业务覆盖五大板块,涵盖丙烯、芳烃、环氧树脂、ABS、尼龙66、芳纶、高镍三元材料、防老剂、膜材料……每一个单拎出来,都是“行业天花板级”的产品布局。从原材料到中间体,再到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一条条完整的产业链被铺设在扬州、连云港、宁夏、河北乃至西班牙,技术和产能双领先,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化工新材料的标杆”。

 

可就是这样一家“看起来什么都有”的龙头企业,却在利润表上连续“塌方”,产业越大、亏得越狠。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一体化的产业链、不计成本的技术投入、全球化的产业布局,已经不再是化工企业的护城河?又或者,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的“产业领先=盈利保证”,从一开始就是个伪命题?

 

 

0

光鲜产业版图背后的盈利真相

 

2023年,中化国际全年营收542.72亿元,同比下滑37.94%;归母净利润-18.48亿元,到了2024年,亏损进一步扩大,预计达到 -22.85亿元至-28.56亿元扣非净利润甚至有可能触底至-38.57亿元。从数据上看,这家国企巨头正经历一场看似悄无声息、实则动脉出血的盈利危机。

 

与此同时,中化国际手握的,却是一副令人艳羡的产业牌面。基础原料及中间体领域,公司坐拥全国第一的环氧氯丙烷产能,在二氯苯、三氯苯等细分领域全球领先。在高性能材料方面,公司是国内环氧树脂的绝对龙头,35万吨年产能横跨扬州和连云港,覆盖30多个系列产品。聚合物添加剂更是金字招牌——旗下圣奥化学的6PPD防老剂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还斩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新能源材料这边也不遑多让,宁夏基地已具备1万吨/年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并实现对宝马的批量供货;锂电回收也早已开始布局。

 

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全国最配完美剧本”的化工巨头。

 

可利润表告诉我们:这一切,正在崩塌。

 

数据的错位令人警觉——2024年,基础原料及中间体板块毛利率同比下降3-15个百分点,高性能材料下降0-5个百分点,添加剂板块下滑3-18个百分点,其中有多个业务直接跌破盈亏平衡线。这不是某一个产品的问题,而是全面性地、系统性地在亏。看似满手好牌,却一局未赢。

 

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归因于“周期不好”、“市场疲软”、“原材料贵”,但如果只是如此,为什么一些中小化企反而活得更灵活?为什么在同一个市场中,有人扛过寒冬,有人趴下休克?

 

真正的问题,从来不是市场变差,而是企业如何面对这个变化。

 

产业链越完整,意味着弹性越差。

 

这就像是一个人穿着金属盔甲去跑步:战斗力十足,却灵活性全无。一旦前面是泥泞地带,那些轻装上阵的小企业早已拐弯突围,而身披产业甲的巨头却只能原地打滑。

 

化工行业是重资产游戏,中化国际更是重中之重。2023年,该公司多个项目陆续开车——24万吨双酚A、60万吨PDH、40万吨PO,巨量资本开支让企业像一台热机,一旦点火就不能停。但问题是,这些项目刚刚投产,就撞上了市场冷空气。

 

原料端的环氧氯丙烷、双酚A供需失衡,售价下跌;终端的环氧树脂、ABS又受到下游需求拖累,定价权完全丧失。公司像是一台全功率运行的重卡,踩下油门的时候才发现,前方是断桥。

 

规模不是保护伞,反而是放大器。当行业变坏时,你做得越多,亏得越狠。

 

中化国际的案例再次验证了这个商业常识:技术领先、产能充沛、产业链一体化,这些优势在周期上行时可以带来利润杠杆,但在周期下行时,也同样会变成成本放大器和风险倍增器

 

过去企业在做战略规划时,习惯用“产业链打通”作为护城河。但如果护城河把自己也困在里面了,那它本质上是一道壕沟,不是护盾。

 

市场不是凭技术排名发奖金的游戏,它更像是一场移动靶游戏,不是谁造的枪大,而是谁先适应风向

 

今天的中化国际,就像一个高阶玩家带着满级装备走错副本,闪亮登场,然后闪崩离场。

 

利润的塌陷,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环境变了,而它太重,转不过身。

 

 

02 

周期洪流下的结构性困局

 

2024年,中化国际的每一块业务几乎都在失血。基础原料及中间体板块毛利率同比下降3-15 个百分点,即使是曾经最强的添加剂业务,也出现3-18 个百分点的毛利下滑。高性能材料板块看似“相对坚挺”,但毛利率也缩了0-5 个百分点。换句话说,五大板块全部沦陷,甚至连添加剂这个“赚钱的孩子”都开始吃老本。

 

更致命的是,部分板块已陷入“负毛利区”,卖一吨亏一吨,生产越多,亏得越深。这种状况持续出现,已经不是竞争力的问题,而是生存逻辑出了毛病。

 

如果说一个企业的利润模型像一架钢琴,那么中化国际正在经历的是琴弦全面断裂,不是某一根音走调,而是整台琴无法发声。

 

表面看,是价格跌了、原料涨了。比如环氧氯丙烷,供需失衡,行业价格一泻千里;ABS虽然一度受益于国际油价反弹,但价格回升撑不过原材料成本,整个双酚A—环氧树脂链条依然是亏。原料涨,终端跌,产业链中间被挤成一道刀锋。

 

但这只是表象。真正的困局,是结构性错位:成本重心上移,价值分布下沉。

 

周期本身不可怕,怕的是对周期的迟钝。更怕的是战略结构压根就没考虑周期的变化空间。中化国际的困境,其实是“结构定价失灵”。

 

企业依靠庞大的化工装置和高昂的固定投资,把利润建立在产能的基础上,而不是市场的需求曲线之上。于是,当需求往下,产能还在扩,亏损不是阶段性的,而是系统性的。

 

这就像是在玩俄罗斯方块,一直在堆“L型”积木,突然下一个来了个“Z型”,你却没给它预留空间。看起来差了一点点,实际上,整个局面已经塌了。

 

很多化工企业都有这种路径依赖:一旦建好产业链,便把未来赌在规模和纵深上,仿佛只要生产出来,市场总能消化。但现实不是流水线,而是风向标。

 

在周期向下的年份里,规模不是安全带,而是加速器

 

中化国际之所以全线受创,是因为其模式天然不适合周期转冷。一体化产业链意味着高耦合,高耦合就意味着传导迟滞。上游原料变贵,它反应得快;但终端市场变冷,它反应得慢。于是,高耦合变成了双刃剑:在涨价年,它是利润放大器;在跌价年,它是亏损放大器。

 

这不是它一个企业的问题,是整个传统化工模型在遭遇一场结构性教育。

 

规模大、链条长、资产重,这三样曾是荣耀徽章,如今却像是三道枷锁。

 

中化国际真正暴露的问题,不是管理,不是产品,也不是市场——而是结构设计的底层逻辑跟不上世界的变化速度。

 

每一轮周期都会淘汰一批重装上阵的选手,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强,而是因为他们太不灵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臃肿不再是优势,刚性不再是护盾,钢铁森林里的恐龙,也会冻死在气候突变的冬天

 

 

03 

技术、规模,不再是确定性护城河

 

2023年,中化国际刚刚完成多项重资产项目的投产。连云港基地的60万吨/年PDH项目、40万吨/年PO项目、24万吨/年双酚A扩建项目几乎同时启动,全线贯通碳三产业链;对位芳纶的2500吨/年扩建项目于2025年1月投产,产能提升至8000吨;ABS业务也迈出重要步伐,扬州ABS新工厂的一期项目已经投产。

 

这些数据听起来像一曲凯歌,实则更像一首“最后的华尔兹”。

 

因为当它们陆续开车时,正好赶上了环氧丙烷、双酚A等产品的价格快速下跌期,整个行业正步入典型的需求收缩、过剩加剧、利润塌陷的阶段性低谷。投产即亏损,越完整的链条,越没有逃脱的空间。

 

中化国际的问题不是没做对事情,而是在不该扩张的时候,做了太多正确的事情

 

这就像下雨的时候你选择搭一座玻璃温室。光线好、通风好、温度稳定,但只要有一块玻璃碎了,风雨就成了催命符。

 

从商业原点看,一体化产业链本质上是一种“确定性战略”,它的逻辑是:我用技术主导原材料获取,用垂直整合降低中间成本,用规模压制竞争,从而拿到更稳的利润。听起来毫无破绽,但前提是——你能控制这个市场的节奏

 

现实恰恰相反。化工市场是世界上最不可控的战场之一。国际油价波动、下游需求突变、环保政策不定、海外竞争加剧,任意一项变量都足以让这条链条错位。尤其当这条链已经被你用钉子钉死,任何一次风吹草动,都会让链条像钢筋一样反弹回来打脸。

 

在不稳定的市场中,确定性战略是最大的幻觉

 

你做得越大,越成为行业供需的“稳定器”;你越完整,越难从局部调整来修正错误。高性能材料亏,基础中间体照样要生产,因为后者是前者的上游,链条不能断。这就是路径锁死。企业不是在做决策,而是在维护一个被锁定的系统。

 

更可怕的是,这种结构越成功过,越让人不敢动。就像一个航母舰长,明知方向错了,也不敢轻易掉头。每一次掉头,代价都是亿级别的投资和数年时间的窗口损失。

 

中化国际身上闪耀的不是“失败的光环”,而是“成功的惯性”。

 

而惯性,恰恰是结构性失败的温床。

 

那些曾经为它带来荣耀的技术领先、全链整合、重资产布局,如今一个个变成固定成本的代名词,变成了“利润杀手”。当需求结构一变,价值创造就断层。你再多的技术也抵不过客户的议价权,再多的产能也挡不住需求的空转。

 

规模不是优势,而是杠杆。技术不是避风港,而是信仰赌注。

 

当企业用过去的成功结构押注未来不确定的市场,败局,其实已经写在模型里了。

 

 

来源:鹤总第一商业

免责声明

  • 1、以上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2、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普拉司网(www.plasway.com)”并属上作者姓名,商业用途需获得作者和网站授权;
  •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本人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由本司进行转达、处理。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