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司网

全部博文共计: 篇 ; 今日更新: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加大对越投资:机遇与挑战

中国加大对越投资:机遇与挑战

普拉司网 2024-11-20 浏览 +订阅
选择订阅栏目

自2017年中美贸易战开始以来,越南已成为跨国公司(MNC)希望将供应链多元化以减少地缘政治风险的日益受欢迎的选择。根据越南统计总局(GSO)的数据,2017年至2023年期间,外国投资者在越南共登记了19701个项目,总投资额达2483亿美元。这一金额占越南自20世纪80年代末实施经济改革以来注册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额的52.8%。这一趋势在2024年仍在持续,截至10月底,越南新注册的FDI总额达272.6亿美元。

 

中国投资者在推动这一趋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成为越南第六大外国投资来源国,累计注册资本达271亿美元。与2014年底中国作为第九大投资来源国、累计投资额约80亿美元的情况相比,这一数字显著增长。在2024年前十个月,中国在越南的投资额接近36.1亿美元,位列新加坡之后,为越南第二大外国投资来源国。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来自香港的投资计算在内,截至2023年底,中国在越南的累计FDI将跃升至613亿美元,使中国成为仅次于韩国、新加坡和日本的第四大外国投资来源国。此外,大量中国资本可能通过在第三国成立的公司,特别是税收天堂和区域经济门户(如新加坡),间接投资到越南。如果将这些投资计算在内,中国有可能跻身越南累计注册FDI前三大外国投资来源国。

 

中国对越南FDI的增加可以归因于两个主要因素。首先,中美贸易战的持续以及美国对多种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促使中国企业将部分生产活动转移到包括越南在内的其他国家,以规避美国关税。这一趋势在太阳能电池板行业尤为明显,越南七大生产商中有五家由中国企业所有。

 

第二,中国投资者正在寻求分散风险并减少对国内市场的依赖,尤其是在中国经济放缓、人口老龄化以及政府加强监管的背景下。越南在这方面 具有一定的优势,包括战略位置、廉价劳动力、较好的基础设施以及通过17项自由贸易协定进入全球市场的能力。此外,中越两国的地理位置接近,使中国制造商从国内供应商进口中间商品的物流成本更低,这进一步鼓励他们在越南设立工厂。

 

中国对越南投资的增加有助于加强两国关系。从北京的角度来看,与越南更紧密的经济关系将增强中国对越南的影响力,并有助于防止越南与中国的战略对手,特别是美国结盟。同时,越南将中国的投资视为实现到2045年成为高收入发达经济体目标的重要资源。中国更多的资金流入越南,也意味着越南在应对中国在南海的侵略时,能处于更有利的谈判地位。

 

然而,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FDI)的增长也为越南带来了新的挑战。尽管美国并未明确要求越南限制与中国的经济互动,但如果越南继续在经济上靠近北京,美国可能会在加强与越南关系方面表现出犹豫。这是因为担忧美越之间加强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可能最终会使北京受益。这种认知也可能扩展到战略合作领域,从而进一步削弱互信,并在长期内损害双边关系。

 

此外,中国制造商利用越南作为中转站来规避美国关税壁垒的行为也给越南带来了重大风险,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内。例如,在太阳能电池板行业,中国公司对越南的大量投资导致越南对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出口显著增加。实际上,2023年,越南对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出口额达到42亿美元,占该年美国进口太阳能电池板总额的26%。因此,2024年4月,美国太阳能制造联盟成功提交申请,要求对从越南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如果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将这些调查扩大到其他产品,这可能导致美国对越南出口商品实施潜在制裁,进而损害越南经济和美越关系。

 

在竞选活动中,特朗普曾承诺,如果连任,将把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至60%。如果特朗普兑现这一承诺,越南在未来几年可能会继续吸引来自全球投资者和中国投资者的大量资金,因为这些投资者会继续将其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尽管这对越南来说是利好消息,但越南可能也会面临来自特朗普政府更加严格的审查。在这种背景下,河内在批准中国项目时应谨慎,尤其是那些意图利用越南作为中转站以规避美国关税壁垒的项目。河内还需要采取更有选择性的态度,甚至要准备拒绝来自中国的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项目。相反,越南应重点吸引高科技产业和关键支柱产业的投资。通过这种方式,越南既能利用中国日益增长的投资优势,又能最大程度降低潜在的经济和地缘政治风险。

 

来源:nghiencuuquocte.org

vnplas红鸳

免责声明

  • 1、以上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2、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普拉司网(www.plasway.com)”并属上作者姓名,商业用途需获得作者和网站授权;
  •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本人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由本司进行转达、处理。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