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司网

全部博文共计:26285 篇 ; 今日更新:6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制造”汽车对欧攻势初见效

“中国制造”汽车对欧攻势初见效

普拉司网 2021-03-02 浏览 +订阅
选择订阅栏目

2020年,欧洲进口了5万辆“中国制造”汽车,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50万辆。这一趋势与中国品牌进入欧洲大陆有关,不过主要与西方制造商选择中国作为某些新车型的生产基地有关。


据法国《回声报》网站2月24日报道,“中国制造”汽车进攻欧洲市场。


据报道,对欧洲发起攻势雷诺汽车公司董事长让-多米尼克·塞纳尔是在2019年第一批敲响警钟的人士之一。他说:“中国汽车现在已万事俱备。如果我们不早做准备……那么几年后我们只有哭的份儿。”这位高管持这种观点已经有段时间了,他担任米其林轮胎公司首席执行官时的经历让他心有余悸。去年秋天,法国战略署一份关于法国工业政策的报告又强调了这一点,这份报告主要提到了潜在的企业迁移。隶属于法国总理府的该机构的专家们干脆利索地指出:“中国可能把欧洲汽车行业击倒在地。”


“中国制造”汽车长期以来一直限于其(庞大的)国内市场,它会涌入欧洲,威胁到欧洲大陆尚存的装配线吗?事实上,这一趋势已经开始。中国制造商和西方品牌都在发起攻势。


2020年9月在广州准备装船出口到欧洲的小鹏电动车(小鹏公司网站)


你们还不太熟悉它们的名字,但名爵(上汽集团)、唐(比亚迪集团)、赛力斯(东风集团)、领克和极星(吉利集团)以及爱驰和小鹏(两家初创企业)已经登陆欧洲,或者宣布将在未来数月内登陆欧洲。根据英国埃信华迈公司的初步估计,目前只有名爵(借助于2019年年中推出的SUV车型名爵ZS)和极星(通过吉利旗下的沃尔沃集团)在欧洲大陆产生了一些销量:2020年前者在欧洲销售了约2.5万辆,后者约1.4万辆。


无惧竞争的售价


销量还很少,但中国制造商在未来几年将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与过去在“撞击试验”中勉强通过的许多品牌(江铃、陆风、华晨和长城等)不同,这些新进入者轻而易举地通过了欧洲的安全要求。


它们都带着一项新技术登陆:电力驱动。这项新技术得到中国当局的大力推动。借助于在中国巨大市场上积累的成交量和经验,它们以无惧任何竞争的销售价格进入欧洲。


“我们汽车的售价是同等尺寸的奥迪或者奔驰的一半!”爱驰汽车的一位经理在几个月前这样解释道。行业专家们认为有一点毋庸置疑: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们将效仿其日本或者韩国竞争对手的做法,后二者最终都进入了我们的市场。不过,它们还需要赢得欧洲消费者的信任,这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按照埃信华迈公司的估计,到2025年,欧洲进口的“中国制造”汽车将达50万辆,而中国品牌在其中的占比不会超过10%。


这是因为欧洲与中国之间汽车贸易平衡的破坏,主要责任在于西方制造商。除了如今在吉利集团大庆工厂生产的沃尔沃S90轿车(2020年在欧洲的销量约为1万辆),今年还将增加斯特兰蒂斯公司的DS9和宝马汽车公司的电动SUV汽车iX3。从明年开始,戴姆勒公司的Smart新车型和宝马的新款Mini电动汽车(均为在华生产)将投放市场。所有这些车型都进展顺利。


超现代化的工厂


对于这些西方品牌来说,这并非真正的企业外迁,就像它们在过去几十年所做的那样,将装配线转移到低成本国家,如中欧或北非。虽然它们在中国建厂,通常主要是为了在巨大的中国市场销售绝大多数产品(有时也不太成功)。


其次,它们希望借助于规模效应、在中国的超现代化工厂以及当然还有低劳动力成本,以优势价格来吸引欧洲消费者——尽管存在运输成本以及10%的关税。


从长远来看,这种趋势会淹没欧洲吗?由于受欧洲反污染法规推动的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仍然高于内燃机汽车,所以挑战尤其大。对于制造商来说,“中国制造”至少在最初阶段可以是在高压下保护利润的一种方式。


通过购买补贴来支持锂离子市场的欧洲各国政府也应提供在旧大陆进行生产的条件,保护本土汽车行业,例如像法国战略署提议的那样,通过对进口汽车设置碳排放量限值。该机构警告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有可能看到“在小型车生产向东欧迁移之后……出现向中国迁移的第二波浪潮”。



来源:参考消息

免责声明

  • 1、以上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2、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普拉司网(www.plasway.com)”并属上作者姓名,商业用途需获得作者和网站授权;
  •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本人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由本司进行转达、处理;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