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司网

全部博文共计:26285 篇 ; 今日更新:6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雍视点|让国产塑胶新材料熠熠生辉!

党雍视点|让国产塑胶新材料熠熠生辉!

普拉司网 2022-05-23 浏览 +订阅
选择订阅栏目

卸任深圳、东莞两个塑胶行业协会会长之后干什么?不少朋友比较关心,也是我近半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如当下自己的微信签名,“吾拾知归”,意人过五十岁以后,方知自己应该干点什么,去做一些既能发挥自己专长又有社会意义的事情。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基于行业背景和个人兴趣,带领团队用信息化的力量,协助地方政府打造了一个千亿级塑胶原料专业市场,打造了一个行业 “风向标”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数千家塑胶“经营部”升级转型成为塑胶“有限公司”,对华南塑胶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些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接下来退休前的五年里,个人的规划,依然是发挥普拉司团队和产业平台积累的资源和优势,在行业标准制定、品牌打造、市场营销、技术研发等主要环节,赋能我们本土塑胶新材料生产企业,协助他们提高技术水平、品牌优势、市场份额和生产规模等,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协助地方政府建立两至三个新材料智能低碳生产示范区,打造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塑胶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从更多方面裨益于中国塑胶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等三项技术,是当下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一个国家未来兴旺发达的关键因素。目前全球材料领域,全面领先的国家依然是美国,其他如日本在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韩国在显示材料、存储材料,欧洲在结构材料、光学与光电材料、纳米材料,俄罗斯在耐高温材料、宇航材料方面,也有明显优势。


新材料产业在我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石和先导,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家电、通讯、医疗、电子电器、轨道交通、精密仪器、家居建材、安防、军工等众多尖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消费需求。行业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汽车领域塑料及复材将达到整车重量的12%左右,汽车用高端化工材料需求将达到516万吨,其中高端聚烯烃用量将达到200万吨左右,工程塑料用量也将超100万吨;电子电器领域,高端化工材料需求将达到416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7%;建筑管材领域,高端塑料需求将达到45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5.1%;日用包装领域,高端化工材料需求将达到300万吨。高端塑料产品总需求量约3000万吨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

 

2020中国改性塑料下游应用结构


从2000年左右开始,基于中国市场庞大的需求和持续的高增长,原本在外资塑胶新材料企业打工或从事塑胶贸易的部分有理想有抱负的行业人士,华丽转身创办塑胶新材料生产企业,贴近市场、反应灵活、运营成本低,在国内市场地位逐渐提升。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沉淀,到目前企业数量约有6000家,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个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品种集全,应用领域广泛,且不乏一些企业在细分领域已全球领先。


除可降解塑料基本自给外,目前我国高端聚烯烃平均自给率依然不到50%,工程塑料平均自给率约53%。其中的液晶聚合物(简称LCP)目前进口依存度约为80%,国内消费量保持6%以上增速;聚醚醚酮(简称PEEK) 目前进口依存度约为75%,国内需求增速高达15%~20%;半芳香族聚酰胺(简称PA) 目前进口依存度约为70%,国内需求量保持8%以上增速,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带动PA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改性塑料领域,德国巴斯夫、韩国三星、美国杜邦、荷兰帝斯曼等企业,凭借其品牌效应、产品质量等优势,目前占据着高端改性塑料市场主要份额。相比之下,我国改性塑料生产企业虽然已经涌现出如金发科技、会通股份、银禧科技、沃特股份、道恩股份等近30家上市企业,但由于国内改性塑料企业大都是从国内家电和汽车行业发展起来之后开始兴起的,产能分散,规模普遍偏小,整体技术能力与国际大型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020年以来,单边主义、逆全球化给全球经贸秩序不断带来伤害和冲击,加上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俄乌战争加剧,造成全球供应链中断、全球产业链重组,给中国新材料供应带来新的挑战。虽然短期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但从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广大新材料企业如能克服,也必须克服当下面临的技术挑战、品牌挑战、人才挑战、市场挑战、资金挑战等,必将迎来不少于十年的爆发性增长期


2022年5月15日,深圳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揭牌,该研究院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以应用研究为主导方向,围绕高端高分子材料国产化问题,推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努力实现科学研究既要“上书架”,更要“上货架”的目标。


2022年5月18日,依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广东省发展先进材料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广东省培育前沿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和《深圳市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文件精神,深圳市发布了《关于推动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以加快深圳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不难看出,从国家、省、市三级层面,已全面、高度认识到新材料产业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方位推动中国新材料产业做强做大。


塑料新材料行业非常考验企业综合实力,包括资金、技术、研发、市场销售、品牌建设、售后服务等软硬件条件,并且很重要的是不能偏科,光有资金不行,光有技术也不行,企业一旦有短板就会碰到瓶颈。目前中国大多数新材料企业都是偏科的,要达到不偏科,只能靠时间沉淀。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规模较小、技术同质化、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产品品质低劣的企业,将面临被市场逐步淘汰的局面,市场将逐步涌现一批可以和国际大型企业匹敌的优秀企业。


在形成此文过程中,就目前广大中小型塑胶新材料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和行业的出路,通过微信方式,我向比较熟悉的七十多位企业家做了问卷调查,回复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存量市场同质化恶性竞争形势比较严重,大家都集中在低端领域恶性竞争,低价低质量抢单,扼杀创新。以华南为例,广大中小型塑胶新材料品质相对不错,但客户开发严重依赖专业市场,没有走出去。来自专业市场的客户,需求档次不高,而且仅占整体市场需求的10%左右。


二、多数企业技术实力不够“硬”。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1、产品研发能力不强;2、设备都是普通设备,一些高端材料无法生产;3、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性大,行业人才青黄不接。


三、企业资金实力不够。恶性竞争之下 ,销售账期长,下游货款回收困难,环比利润下滑,影响企业生产规模扩大。


四、市场开发能力逊色,企业开工普遍不足,大部分生产规模在1万吨以下。


五、品质、品牌意识不强,甚至基本没有!


综合调研中发现,行业的出路就是要思想破圈,要走出去,走出去海阔天空。同时,技术提升和市场开发,是当下广大中小型塑胶新材料企业面临的两大核心痛点问题,也是全行业须共同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针对技术提升,除国家层面已有诸多的公共服务平台外,我们作为产业互联网平台,计划协同省、市协会和科研院校等机构,进行相关的产业调研、产学研对接、行业标准制定、细分领域优秀企业评选活动等,挖掘、赋能一批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企业品牌度高、产品性能稳定、可进口替代性强的企业,并将它们的优秀内容,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内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推广。


同时,面向国内和东南亚、南亚等下游用户群体,基于塑胶新材料行业生产分散和材料个性化、定制化、利基化等特点,产品营销无法倾心投入或不擅长营销等现状,我们依然通过信息化的力量,解决广大生产企业“找客户难、被客户认可难”等痛点和难点问题,推动中国塑胶新材料行业标准国际化,打破目前行业严重的“内卷”状态,开辟更为广阔的增量市场、蓝海市场,助力企业品牌影响力、产品辐射范围和销售规模的持续扩大,从而提高我们本土企业的进口替代率、国际市场占有率和产业整体水平、市场规模。



注:普拉司同事侯德勤、张斌博士协助我完成此文。此文完成过程中,同时得到了深圳市塑胶原料同业公会秘书长吴勇华先生、东莞市卡帝德塑化科技有限公司葛磊先生、深圳市优化新材料有限公司杨平女士、东莞市塑信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张柏林先生、广东俊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毛坤玉先生、东莞市建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雷攀峰先生等的支持与指导,在此一并感谢!



来源:普拉司 党雍


免责声明

  • 1、以上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2、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普拉司网(www.plasway.com)”并属上作者姓名,商业用途需获得作者和网站授权;
  •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本人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由本司进行转达、处理;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换一批